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自2012年以来,该县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同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内外兼修,突出“一镇一貌”“一村一品”,一个个美丽乡村如同一颗颗“明珠”点缀在大山深处。
山村景色美 文明树新风
日前,记者来到岳西县来榜镇枫树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只见群山环绕下,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农家“小洋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穿村而过。在该村文化小广场上,村民王翠娥老人带着小孙子在此玩耍。“现在党的政策好啊,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得这么漂亮,一点都不比城里差。”王翠娥对记者说。
枫树村是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该村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进行环境整治,拆除旱厕,兴建公厕,家家户户用上了冲水式卫生间。“以前,这里被称为‘厕所一条街’,气味难闻。现在这里成了‘花园街’,多漂亮。”王翠娥带着记者边走边介绍。
称之为花园的不仅仅是村庄,该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也是瓜果飘香,花团锦簇。“我们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引导群众利用自家房前屋后打造‘五小园’(果园、菜园、茶园、花园、桑园),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群众收入。”枫树村党支部书记吴自从对记者说。
当晚,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在该村文化小广场上演,黄梅戏、广场舞、打鼓书等,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轮番上演,赢得观众一阵阵掌声。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村结合“送戏下乡”活动,宣传民生工程政策、脱贫攻坚知识等。参加表演的既有县里的专业演员,也有该村群众参与。刘和香是一位广场舞爱好者,平时每天晚上都和村里的姐妹来跳广场舞,但上台表演还是第一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但注重村容村貎的整治提升,还高度重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吴自从告诉记者,该村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定了,每年定期开展“文明户”“最美人物”评选活动。“以前,一到农闲时节,村民就聚在一起打牌甚至赌博。现在好了,一有空闲,群众就到农家书屋来看书学习。”该村文书兼图书管理员曹文忠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该村已评选出市级好人2人,县级好人1人,镇级好人1人,吴自霞家庭被评为安庆市“最美农家”。孝老敬亲、睦友亲邻、助人为乐已蔚然成风。该村汪玲霞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13年之久,把一个清贫的家经营得和和美美;“80后”单亲母亲熊腾娇以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家。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成了村民的学习榜样。
脱贫产业兴 “老鸭”变“凤凰”
沿着水泥路,翻过一座山,记者来到了该县青天乡老鸭村。只见公路两旁的桑树枝繁叶茂,田里的茭白郁郁葱葱。在该村牛岭组,村民王业泉在茭白田里掰茭白。“我今年种了7亩茭白,已卖了2万多元,估计还能卖2万元。”王业泉扬了扬手中茭白,笑着对记者说。
王业泉一家共5口人,前些年,父亲生病,2个孩子读书,家里十分贫困,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他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种植7亩茭白、6亩茶叶、4亩桑叶,收入节节攀升。在他家扶贫公示牌上,记者看到:2014年他家总收入为1.5万元,2019年总收入达5.9万元,已于2017年脱贫。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我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发展为现在的脱贫示范村。”老鸭村党支部书记熊寿青感慨地说。由于交通闭塞、田地少,该村曾是全省挂得上号的穷山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1户593人,贫困发生率达39%。“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驮、农闲背被儿(要饭)、男儿难娶婆(妻子)。”曾是该村真实写照。
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该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共投入500余万元,打造高枧格中心村。“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据熊寿青介绍,目前,该村共发展茶叶1500亩、桑叶1600亩、茭白400亩,形成以茶桑为主导、果药蔬菜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在该村杨树组王贻南家,夫妻俩正在收拾蚕室,为秋蚕养殖做准备。“我家共有8亩桑林,春蚕和夏蚕共养10盒种,卖了1.6万元,秋蚕和晚秋蚕还可以养10盒种,全年仅养蚕一项可增收3万多元,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王贻南告诉记者,他家以前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通过发展茶桑等产业,加上孩子毕业后回到村里工作,家庭收入由2014年的1.5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万元,不但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该村王业泉、王玉昆、王业庆等茭白种植大户,免费为村民提供茭白种植技术,统一收购后,运往石关、主簿等茭白收购点出售。王玉昆告诉记者,他们集中收购村民种植的茭白,解决了村民运输难题,增加了群众收入。
“2019年底,我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5000元增至目前1.2万元,村集体收入去年突破30万元。老鸭村如今变成了‘凤凰村’。”据熊寿青介绍,现在老鸭村流传一首顺口溜:“脱掉贫困帽,乡村在振兴,组组通公路,轿车户户进”。
清凉避暑地 吸引游客来
虽是炎炎酷暑,但该县包家乡鹞落坪村却十分清凉。在该村星移农家乐内,游客们正在悠闲地聊天、打牌。“盛夏时节,正值高温酷暑,而这里气温一直只有25度左右,真是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啊!”游客马解明来自上海,这次他随旅游团来此游玩7天。游客郑玉宝来自马鞍山,他是连续第三年来此度假。“如今,鹞落坪的环境比过去更美了,让人住得更舒心。”郑玉宝高兴地说。
鹞落坪村既是全国100家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是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所在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海拔高,植被保存完好,年平均气温只有15度,夏天是非常好的避暑胜地。以前,这里因交通不便,群众生活非常贫困。为了帮助这里的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尽快走上致富道路,岳西县自2014年在该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貎发生了巨大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度假避暑。“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近8000万元,连续三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道路改造等民生工程,目前全村共创办农家乐69家,三分之一的农户吃上了旅游饭。”鹞落坪村村委会主任汪天佑向记者介绍。
鹞落坪村农家乐协会负责人王芳告诉记者:“目前,全村69家农家乐全部客满,共接待游客2500余人,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100多人就业。”
在该村老汪农家乐内,游客们自己动手包饺子准备晚餐。汪义猛家以前住在较为偏远的钟形组,后来移民搬迁到中心村,建了一栋300平方米的小洋楼,于今年开始发展农家乐。“目前,我家只有4间客房,接待8人,每天收入700多元,民宿生意很好。”汪义猛高兴地说。
据统计,该村每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5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近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业让这个偏远的山村群众走上致富路。
据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业彬介绍,该县自2012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中心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县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茶、桑、菜、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加快中心村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