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岳西县,有一条类似于“红旗渠”的“燎原渠”,这条渠的修建年代、过程及艰苦程度与“红旗渠”相近,连洞口、渡槽名称都带有时代特征……
今日燎原渠
决定修渠引水灌溉
1960年2月,为解决非常严重的缺水问题,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历经十年,终于修成了一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的勇气。
地处大别山区的我省岳西县包家公社燎原大队(现包家乡包家村)的群众,受“红旗渠”精神的影响,在红旗渠建成三年后的1973年,这里的群众也开始修建一条“红旗渠”。
“那时候,全国都在‘农业学大寨’,包家公社也不例外。但燎原大队随着水田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地势高的田缺水,天旱时连人畜饮水都有问题。”时任燎原大队书记的汪全志老人回忆。1973年一开春,汪全志等人就开始商量着水田灌溉的问题。虽然山那边有条名叫“美丽”的河,但水却过不来。
当时红旗渠的故事正通过电影、广播为世人所知,“红旗渠”就是从太行山上引水,我们能不能打山洞,把美丽河的水引来灌溉农田?他们一合计,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试试。于是,他们决定先找技术人员测量一下。
请来的技术员看了直摇头:因为当时水要引到燎原大队的最高点学堂村民组,取水点必须高,路途远,而过水的地方全是六七十米高的石壁,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中间还有10多座大小山隔着,工程量无法估计。
当年燎原渠修建场景
技术员走了后,汪全志等人不甘心:红旗渠那么大的困难都克服了,我们为何不能?山里石壁走不过去,他们就从美丽河的另一边开了条路,从对面测量,还找来4个人用大绳子从高处吊着,帮助定桩。经过多方周折,他们终于完成了测量任务:需要开辟渠道长7公里,架设渡槽3个,开凿大小山洞10多个。关于这些情况,他们一边召开群众会议征询意见,一边向县里相关部门汇报,可喜的是,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同意修渠。这样,这条命名为“燎原渠”的巨大引水工程就施工了。
修渠过程十分艰难
当时条件下,一个贫困的山区大队,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在这些困难中,最危险的要算悬崖上排除险石和爆破。
山崖有不少石块随时会脱落,需要先给山崖除险。据史料记载,村民汪经芝就是一位排险员。由于常年吊在悬崖上排除险石,他的背上被保险绳磨出了厚厚的茧,几次从半崖上摔下来,掉到荆窝里,浑身扎满了刺,鲜血淋漓;有一次石头落下来把他的头砸破了,他只是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干活。包尊道在排险时被石头打断了两根肋骨,稍微恢复后,工地上又看见了他的身影……
燎原渠中带有时代特色的永胜渡槽
在怪石林立的山上修水渠,爆破是必不可少的,村民林太平是一位爆破员。那时炸药少,就掺些干牛粪和盐,导火线不够用,就用牛皮纸和棉纸卷上火药当炮捻。为保证安全,他发明了一个“土办法”:身上系上绳索,用火柴点着后,立即脚一蹬,远离点火点一二十米,就这样他背部皮肤还是被砸得青一块紫一块。而当时的“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会远,在一次爆破当中不幸被上面砸落下来的山石推到河心,献出了年仅20岁的生命。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位好小伙,就将他牺牲处的那段山崖命名为“会远崖”,并经上级组织批准追认他为共青团员。
在修渠的那几年,燎原大队的1000多名群众不畏艰险,以全部的力量投入到燎原渠的修建中。为加快进度,他们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这些从燎原渠不少山洞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比如“三八洞”、 “青年洞”、“友谊洞”……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燎原大队终于在1978年修成了一条全长14里、宽1.3米、深1.2米的燎原渠。
燎原渠中的友谊洞
燎原渠依然发挥作用
“包家美丽山连山,半山腰里出清泉,引进美丽山河水,灌溉燎原大寨田。”这是燎原渠修成后,当地人即兴作的一首诗。的确,燎原渠的灌溉作用发挥了很多年,当时的燎原大队成为全乡粮食产量最高的大队,新开的104亩大寨田得到了更好的灌溉,很多旱地都改成了水田种植水稻,靠天收的田全部成了丰产田。
燎原渠因此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推动区域发展的有力见证,如今渠中水流依然湍急,仍在发挥着灌溉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下游合力电站输送动力。
【作者简介】程堂义,媒体工作者,擅长人文、档案等方面文章的采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