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川,1913年7月出生于今安徽省岳西县青天乡。他是从红色老区岳西县走出去的红军,是红军长征的幸存者,是西路军的幸存者,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优秀领导人。
少年老成,立下救国之志
受汪氏宗族家风家训的影响,汪小川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慧,乐于接受新思想,少年便立志,“一心一德,造就大同”。投身革命后,满腔热情奔赴抗敌战场,为反对封建军阀英勇斗争,显示出了少年老成的才干。
1929年,汪小川进入由共产党员汪寅斋与汪全润在青天畈汪氏宗祠创办的霍山县立南乡第二完全小学读书,同年秋,汪小川在学校和另两位同学汪君烈、汪全焜一起,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乡完小成立了团支部,汪小川任校团支部宣传委员,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传播革命火种。1930年4月,皖西大地革命烈火熊熊燃烧,霍山县四区四乡苏维埃政权在青天畈汪氏宗祠正式成立,汪小川任乡苏维埃文教委员,并参加轰轰烈烈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其后汪小川随赤卫队转战于大化坪、西美店、沈家桥等地,开辟根据地;是年秋天,敌军大举进攻苏区,红军被迫撤退。1932年2月,汪小川参加主力红军部队,在红四方面军任总政治部文书。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碧血丹心,历经千难万险
1935年3月,汪小川随红四方面军右支队北上长征,三过草地,翻越雪山,历经艰难险阻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2.18万余名红军将士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汪小川就是众多战士中的一员。1937年3月,西路军在经过古浪战斗,血战高台、三进倪家营子,转战河西走廊,半年来无休止地与马家军战斗,部队由2.18万余人锐减到3000人。为突破敌人包围,西路军兵分三路,最终,仅左支队突破重围,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祁连山中,经受饥饿严寒的折磨,走了整整43天。出祁连山,又遇马家军骑兵,红军多次打退敌人冲锋,向戈壁深处转移。1937年4月底,西路军仅剩400多人到了新疆星星峡,受到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滕代远的迎接。在河西走廊战役中,汪小川先后担任西路军政治部宣传干事、红三十军宣传部部长,和西路军将士们一起,九死一生抵达新疆。西路军冒着严寒长期征战,时常忍饥挨饿,经历了草高于人的马场滩、全无人烟的雪山、“水寒冰似刀”的疏勒河、苍茫孤寂的沙漠,还有战友们一个个壮烈牺牲等等,都给汪小川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汪小川作为西路军的经历者和幸存者之一,他后来在《我在西路军的经历》中写道:“依照自古以来的征战法律‘赏存不赏亡',也是得赏者之一。在每遇升迁和集庆的时候,笔者内心总是嘤嘤泣血,阵阵痛楚;脑海里常常泛起许多乡音亲切、面貌熟悉而一批接一批倒下去的战友的形象。”
1938年,受党中央委派,汪小川担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负责党在新疆的宣传工作,为在新疆广大民众中宣传国家形势、革命思想、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与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在戈壁瀚海中撒播了革命火种。1939年周恩来副主席路过新疆,召见了日报社的工作人员,汪小川向周副主席汇报了工作情况,周副主席对日报社的工作十分满意,并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建设祖国,投身文化事业
1939年冬,组织调汪小川回到了延安。次年汪小川被选送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担任延安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解放战争期间,汪小川先后任吉林省桦甸县委书记、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吉北地委民运部部长、吉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他为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支援我军前线作战,以及建设农村政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2年中央批准成立东北地质学院,历时两年学院终于建成。1954年9月汪小川任东北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为我国教育培养出第一代地质专家学者。
1956年秋,汪小川调任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调到贵州后,他主动向中央请求调低级别以利于工作。在贵州工作二十多年,他不仅对贵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贵州脱贫致富之路,还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创立了“黔剧”剧目,写下了影响巨大的《二铺调查》,首提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思路,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经历“文革”十年动乱,汪小川仍坚持真理,不改初心。后调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文革”重灾区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了拨乱反正的工作,解放了一大批老知识分子,使我国文科最高学府又焕发革命生机。在担任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期间,他热爱文博事业,团结全国文博战线上广大知识分子,潜心研究,大力保护历史文物,深入考古现场调查研究,为建立健全我国文博事业组织体系鼓与呼。
回报家乡,情系老区发展
汪小川1930年离开家乡青天畈,是个17岁的共青团员,在后来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与远在大别山里的家乡没能有任何联系。1949年秋天,一位江姓乡邻路过来榜邮局,看到一封寄给汪小川父亲汪忠秩的信,信上的地址写的仍是“霍山南乡”。届时汪忠秩已经去世多年,该信件在邮局里放了个把月,江姓老人把信带回青天畈,令汪小川的母亲喜极而泣。汪小川由于参加革命东奔西走,且朝不继夕,于是久久未能联系亲人,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和亲人,这时常令他魂牵梦绕。
新中国成立后,汪小川曾两次回到家乡岳西县青天乡,时刻关心家乡的建设与人民的生活。“文革”后期恢复工作补发工资后,就拿出2000元给家乡搞交通基础建设。1984年他离休后,仍然牵挂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多次询问家乡学子上学情况,勉励山区人民重视教育以改变贫困落后现状。2003年,岳西县县长殷金福去京拜望汪小川时,谈及家乡贫困学子上大学困难一事,汪小川和他夫人肖明当即决定拿出个人离休费5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为家乡献出了一颗真诚的爱心。2005年1月14日,汪小川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逝世之后,安葬在他挚爱的青天这块红土地。
汪小川的一生,经历了艰难险阻和磨难考验,而他正是用对党忠诚、坚韧执着和不懈追求击败了重重坎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出岳西老区人民善良纯朴、艰苦奋斗、知恩感恩的精神面貌,他的经历仿佛一本书,他的魅力仿佛一盏灯,在为我们指引和照亮前进的路。(岳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谢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