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美丽岳西,山峦叠嶂,沃野染翠。
那是一个周末,绵绵春雨中笔者一行驱车来到岳西,在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走了两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位于岳西县青天乡河口村张文红的家。时值采茶季节,张文红正在厨房里不亦乐乎地忙着做茶。一阵忙碌之后,她给我们沏上了一杯刚做的新茶。随即,在笔者面前,张文红饱尝艰难困苦创业的故事在沁人心脾的茶水间汩汩流淌着……
回忆当年往事,一幕幕、一件件,张文红内心一阵阵酸楚,眼里噙满了泪花,似已远去,却记忆犹新。
1990年,张文红出生在青天乡的一个偏僻山沟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起晚归,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第二年,弟弟也出生了。可惜弟弟先天性智障,那几年全家人的精力都放在了弟弟治病上,致使家里债台高筑。常常是有了上顿不见下顿,连自己穿的衣服也多是村里邻居接济。贫穷的家境让张文红比同龄人懂事的更早,上学回家,她总是丢下书包抢着帮父母放牛、打猪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让张文红难忘的是自己读书时,每年考试都要到来回二十多里的学校,同学们都向父母要一两元买中餐,但她知道家里穷,从不向父母伸手要钱,中餐总是在考完试后晚上回家一起吃。
2002年,张文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乡里一所中学,喜讯传来,一家人却为她的学费而一筹莫展。不得已,父亲狠心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大黄牛。懂事而倔强的张文红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她决定要用自己的柔弱的双肩为父母分担家里的重任。从此,才12岁的她,给人当过保姆、在影楼做过店员。2007年,一位朋友说扬州一家玩具厂因为人手不够,想招一批员工。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她寻思着这是自己走出去的最好机会了,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跟着这个朋友走了出去,第一次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大山沟。
眼光独到赢得商机
谈到第一次做生意的经历,张文红还是会觉得恍如昨日。有句老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山里的九月正是毛栗丰收的时候,我就想如果将这些毛栗运到市里卖,说不定能挣到钱。”独到的眼光,让张文红在2008年来到安庆市里,在六中附近租了个小摊位,卖起了老家的糖炒栗子。但是生意并没有她预想的那么好,“没学过,都是用老家的土方法去炒,栗子炒熟后黑呼呼的”,张文红说。细心的她没有放弃,开始研究起这小小的糖炒栗子的窍门。“我沿着人民路一路转,发现有一家板栗,炒出来很漂亮,我就站在远处观察,慢慢发现了这栗子好不好,诀窍都在这火功夫上”,“偷师”成功张文红照着学来的方法炒起了栗子。“果然,栗子炒熟是金黄色的,好剥,易脱皮。配了炒货坚果一起卖,那年年底生意很好,也赚了些钱。”有了这样的第一桶金,张文红没有急着寻找新的商机,而是把钱花在了父母身上,“他们健康我才能在外面安心赚钱”,她说。
为了让父母过得更好些,张文红开始找寻别的商机,拓展自己的生意。“栗子是季节性生意,只适合下半年九月份和来年的三月份,四月份我就开始做茶叶”,起初张文红没想过做茶叶生意,但是一到茶叶上市的季节,在外认识的很多朋友都会找她帮忙弄点岳西正宗的翠兰和野生茶。张文红觉得这茶叶说不定会带来商机,就开始贩茶卖茶。“朋友们喝了我的茶叶后,赞不绝口,还给我介绍许多爱喝茶的买主和很多单位”,就这样,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张文红的茶叶销售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扎根大山回报乡梓
贩卖栗子和茶叶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之后,张文红一发不可收拾。“茶叶下市之后,我就会在各城市奔跑找店面,去过九江,景德镇、南昌、池州等地”,找到了店面,张文红就开始做起小买卖,“卖过麻辣烫,龙虾、烧烤,赚过钱,也亏过”。这些经历都让张文红有了更多的生活感触。如今,张文红每年的板栗和茶叶生意都做的挺红火的,挣到了钱的张文红第一件事就想到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但是一辈子跟大山打交道的父母亲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意去城里,“我就只能依着父母的意思了,只要他们晚年顺心就好”。
很多人都对张文红说过,女孩子不必太有事业心,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幸福就好。但是倔强的张文红有着自己的打算,她说,“没有让父母和弟弟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有让弟弟的一生衣食无忧,我怎么可以为自己而活?”就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张文红走出了大山,外面的世界也让她的视野变得更广阔,但是大山对于她来说,就像离不开的亲人一样。“我想扎根大山,专做农产品生意”。
谈到未来的计划,张文红告诉笔者,她的野生茶客户需求量大,但是野生茶产量却很少,为了满足需求,未来她打算承包一片山林,“在树林里种茶,不施肥,不打药,就让这些茶树悄悄地生长”,让大山成为她财富的源地。张文红心中正在酝酿着成立一家文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把自己的生意做大一些,多招些员工,“因为我想让外出打工的人能在家人身边工作,不想再看见那些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想着盼着远方的亲人”,她说。
采访结束,张文红又匆匆背起了篓子上山去了。只见绵延的牛草山上,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姹紫嫣红,头戴斗笠,一身红衣的张文红穿梭其中,更显艳丽……(图/文 安庆塔影)
备注:本篇通讯2014.6.12日首发于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