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来榜家园首页 > 笔留余香 

走过来路再远行

走过来路再远行

陈小鹏

不一样的想法

有人描写家乡的路,说“家乡的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门前台阶几步,石桥两座,是经得起岁月推敲的长短句”,我一直觉得是最贴切不过的。每次回家,都要踏上那熟悉的小路,感受小路的静默与坚守。然而,一次特殊的回乡经历却瞬间颠覆了我的想法。.

2021年正月,回老家拜年,当驾车穿过黄沙岭隧道、飞过来榜高架大桥,一转眼就到了家门口时,我蓦然觉得自己似乎玩了一把穿越,原来从县城回家近两个小时的路程,这次只要四十多分钟,真的做梦都不敢相信。

家乡的路再也不是长短句,而是一首诗,一首气势恢宏的现代长篇抒情诗。

传说中的老家

看着近几年家乡的巨大变化,心里除了兴奋和喜悦,更多的是惊讶是震撼,熟悉中凸显着新奇,发展中蕴藏着记忆。

老家在岳西县来榜镇南山村余岭组。相传,南山原名难访山,是难以寻访得到的好地方的意思。之所以叫余岭(余家岭),则因这里雍正、乾隆年间曾住一大户“余姓人家”,从外进入需要经过石夹津水口、余家岭水口和杨树水口,三道水口层层护佑,形成一道严密的天然屏障,障内层峦叠翠,烟霞相伴,冬暖夏凉,东南西北四面登临都要翻山越岭,活脱脱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一个地地道道“交通靠走”的小村庄。

老屋,又名陈家老屋,是在余家房舍地基上重建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老屋建设,什么厢房、阁楼、书园之类的地方不说,仅大门楼上活灵活现的砖雕石刻“犀牛望月”、“双凤朝阳”和“麒麟送子”等,便透显出当时富足祥和的景象。听说,当年我们祖辈先鹏公家住湖北汉阳,是闻名遐迩的“财帛星”,有文化,有武功,财力丰厚。为避战乱,欲寻一块风水宝地安居乐业,便请多位地仙高人四处寻觅,最后几经辗转找到这里,可这早已是余家定居之地,觉得不好夺人之爱,只好悻悻而去。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余氏族长却差人前来试探,说只要给他10匹马一趟运走的银元和圆宝,便会立即搬离此地,没想到先鹏公竟满口答应,弄得余族措手不及,只好兑现诺言。

在余岭安家之后,先鹏公便率族人在南山、和平、石门等地购买田产,每年把买过来的田地再租给当地百姓耕种,定期收取租金,族人生活怡然富足,邻里相处也非常友善,经常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听说,四十年代土改,在划定家庭身份时,家里老人有点着急,觉得可能会划为地主或富农。后来邻居们看出老人的心事,为感恩老人的善良,便一致证实,因家中爷爷教书为业,无人耕种田地,定为“小土地出租”。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家才幸免“消灭”之灾(当时政策是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后来才没有列入“四类分子”,免遭“文革”之苦,减少了很多麻烦。类似的,还有老屋后来搬进一户姓张的人家,因为合用一个堂轩,过年时,老人们便觉得再写陈姓香户不太合适,当即换成“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的通用联句,至今传为佳话,张氏也因此一直感念不已。

后来,为解决交通问题,族人便开始用石条铺路,用多年时间先后修成现存的“东山岭路”、“石门山路”和余岭的“百步阶”三条主路。可是,听说因为路修好了,影响大了,麻烦也就来了:大约乾隆四十年,多名强盗结伙而至,入户抢劫。老人惊讶之余却从容应对,以礼相待,一面安排家人准备酒席饭菜,一面暗中吩咐家中“三小”保镖做好护卫。当一切就位之后,便招呼来者入席,命梯子、狗子双手平托石磨上酒,同时命镫子一个箭步上前,将堂轩大门重重关起,瞬间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结果强盗大惊失色,便一一跪地求饶,先后从天井上方腾空而逃,自此了无声迹。

不能忘怀的记忆

“百步阶”有三百多步,是修建得最好最完整的,也是乡亲们世代出入走得最多的一条路。“百步阶”的起点名曰石獾咀,是可以鸟瞰南山村全貌的一个地方,行人每到这里,大多都要休息一下,通常是喝喝茶、聊聊天、吃点干粮什么的,闲谈中可以放眼一路走过的地方,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拾级而上积蓄足够的力量。记得七七年,我刚满十一岁,家乡山洪暴发,全村道路几乎全部被毁,到处狼藉一片,也恰好这一年,父亲喜出望外地接到县文教局工作调令,说要调在三河教书的父亲到县文化馆搞文艺创作。父亲离家的那天,我和母亲送行至此,看着父亲穿着布鞋,背着挎包,从乱石窠一样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远方,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久久没有回程。

等到上完“百步阶”,便到了余岭水口。一个巨大的响水瀑布赫然映入眼帘,高约四五十米,一年四季,清澈的河水沿着宽阔壁陡的石屏奔流而下,浪花四溅,訇然作响,极为壮观。每到这时,总有凉风吹拂,清爽无比,觉得马上就要到家,满身的疲惫似乎也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就这样,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我们的邻里乡亲,在这里以茶禾为伴,与山水相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中耕种岁月,雨里编织生活,用肩挑背驮搬移贫困,用胼胝手足驱赶寒苦阴霾。同样,也是在这里,我们薪火相传,休养生息,诗书继世,家家户户勒紧裤带也要坚持读书,把培养出一个读书人作为家族最大的荣耀。因此,家乡虽然路远地偏,人烟稀少,却有一个超级响亮的大大的雅号——“文化之乡”,这里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这里国家工作人员比例和四里八乡相比起来总是最高。记忆最深的是,曾祖父说当年步行送父亲到岳西中学读书,一时兴起,还赋诗“一年四次下天堂,都为孙儿学习忙。眼看岳西重建设,汽车来往快非常”,现在想来,他老人家那时虽然是辛苦的,但同时也是发自内心引以为荣的,是有远见的;曾祖父是确切见过汽车的,但可能一辈子都不曾坐过汽车的。

记忆中,踏上回家的路,是从小学五年级时每天早出晚归到南山小学读书开始的。后来从离乡读书、工作,到蜗居县城直至有机会去过香港、北京、上海、海南等大中城市,可谓开了平生最大眼界,觉得走得越远对比越大。每次回家,都是从高铁、高速、高架到省道、县道再到乡村道路最后到羊肠小道,交通工具从飞机、动车、轮船到班车、货车再到农用车、三轮车最后到什么车都用不上……心里免不了总有一份失落,一丝惆怅。我想,父亲当年在创作《我是大别山的儿子》,满含深情地写下:“也许因山高离地心远些,南国早已红繁紫茂/我的家乡才只嫩绿鹅黄,都城海市已是电子的乐园/我的母亲仍操纺车犁杖,焦急吗/焦急而不孟浪,愁苦吗/愁苦而不彷徨”的诗句时,肯定是有着更加复杂的心境吧。

我们回家,从三河开始便需步行,路程近十公里。凤形岭,是开始登山的第一个大岭,坡度很大,长约两公里,每行一步感觉都要用力,人们称之为“跺脚上”,对肩挑背驮的父老乡亲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他们不说停下来休息,就连一块很小的可以放得稳箩担的平地也难以找到,因而总是要咬紧牙关,一股劲攀上岭头。现在想想,七十年代家里缺吃少穿的日子,特别是有一年家中稻田因为干旱无法下种,只得改种玉米,后来为了改变一日三餐的“清一色”,母亲常常背着甩箩到三河粮站买供应粮或红薯干,并且多数要在周五下午,就着在三河读初中放学回家的我或姐姐帮忙背一点点,是多么艰难,又有多少无奈啊!

途中最险的地方要数石夹津,也是家乡的第一道水口。一条河流,深不见底,从两岸悬崖峭壁的紧紧对峙中奔腾而下,水声轰鸣,山谷回响,深潭不绝,险滩处处。石夹津的最高处有一个土地庙,传说是专门守护津口,保佑村民百姓的。行人至此,也多要小坐一会,歇歇脚,听听松涛,吹吹山风,尽管有些许悠闲,但大人小孩却都不敢大意,因为路边便是千仞峭壁,不说走近,就是向下看一眼也会感到腿软的。记得七九年秋天,我开始到三河读初中,临行前,年近九旬的曾祖父就曾一脸严肃地叫住我,郑重其事对我说:“小俊呐,到三河念书,石夹津安全要放在当头一款,尤其岭头,外边的石头都是斜的,千万不可大意”。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总是忘得一干二净,虽然经常路过这里,却没有一次是因为想起老人的叮嘱而小心翼翼的,相反地,每次都是和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地蹦蹦跳跳,履险如夷,若无其事。

及至岭脚,便开始过河,一步一步踩着河中踏步歪歪斜斜地走过河去。若是下场中雨,河水便会很快漫过踏步,需要脱鞋或增加石块垫于踏步之上方可走过,很是不便。因此,记忆中,家乡之路的修建,最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那时乡亲们节衣缩食,义务出工,终于于一九七四年在这里建成了全村第一座最大的石桥——石夹津桥。竣工时,除了大家一致公认要在桥头刻上“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标语,修建者还面向全村大大小小的文人征集对联,最后在“山涧通四海,虹桥连九州”和“小桥通大道,旧貌焕新颜”中反复比较,觉得后联更为准确,遂刻桥头西部,以志感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过石夹津桥,就到了南山,再往上一两公里就是余岭了。南山是一个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带,原南山村村部、南山小学都在这里,隔河二岸,三四十户人家遥遥相对,鸡犬相闻,左邻右舍亲如一家,和乐一片。后来,因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众多乡亲纷纷选择外出,跨过这座桥,走进县城或更远的地方读书、谋生、成家、立业,一步一步融进时代发展,创造现代文明。我家最后一个离开家乡的是母亲,是在老家的土地上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年近六旬的母亲,母亲来到县城定居是一九九二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一家五口(我姐妹三人和父母,其时家里上两代四位老人均已先后过世,小姑也已出嫁)终于在城关凑齐,我也因此才第一次在岳西有了家的感觉。

沐着家风远行

如今,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岳武高速、济广高速早已开通,全省重点铁路项目——“六庆高铁”正在动工兴建,岳西即将迈进“高铁时代”,加上振兴乡村计划的实施,可以说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们相信血液里流淌着勤劳、善良、坚韧遗传基因的乡亲们,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更加幸福的生活,期待家乡更加繁荣富强。

白岩松说:“家乡是我们年轻时天天想逃离,长大后又时时想回去的地方。回望的地方看得越清晰,向前的步伐就会越坚定。”我想,回望来路,我们不仅看到了沧桑巨变,更看到了祖辈们鲜活的风骨和不屈的灵魂,父老乡亲们总能于艰难困苦中保存希望,在春风得意时善待他人,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耕读传家久,身正步从容。愿走过来路,我们一起沐浴家风,追着新的梦想远行!

来榜新闻早班车   魅力老区   生活信息  笔留余香

猜你喜欢

微信扫描关注来榜家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