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境内有三棵半神茶,半棵在包家乡石佛寺,一棵在青天乡明山寨,一棵在姚河乡香炉冲,还有一棵就在我们来榜镇公山村的公界尖。
明代万历年间,德清禅师(安徽全椒人)云游到了公界山,只见一峰峙立,水秀山明,林间多奇花异木,谷里聚瑞霭祥云,德清禅师便择地造草庐修行,后化缘始建公山庵。有一次,德清禅师上公界尖采药,发现了一棵奇异的茶树,他识得此茶树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乃人间至宝,便采得鲜叶,制作禅茶,用作治病救人。
不久,神宗皇帝朱翊钧的母亲李皇太后因患眼疾,双目失明,汤水不进,宫中御医看遍,却无人能治。神宗心急如焚,张榜天下:有能治愈太后眼疾者,赏黄金,赐官爵。德清禅师久研医道,精通医术,云游中曾为乡民治好不少疑难病症。他知道神茶的功用,于是攀上悬崖,采来几片茶叶,配成药方,赶赴京城,揭榜为皇太后医治眼疾。一剂药服下,李皇太后便觉胸阔气畅,食欲大振,双目发痒。三剂过后,李皇太后盲眼复明,顾盼自如。神宗大喜,传下旨意,拨库银,改“公山庵”敕建“清静禅寺”,改公界山为“功盖尖”。
寺院建成后,德清禅师不愿为官,便留在寺中当了主持。他广收门徒,整日焚香诵经,功盖尖下信客如云,清静寺香火旺盛。德清圆寂前,为保护神茶,立下寺规,传后世历代只得主持一人知晓神茶位置。清静寺僧人还总结出禅茶有五德:“一曰,坐禅时通夜不倦。二曰,满腹时帮助消食。三曰,养生时护齿明目。四曰,饥饿时解渴生津。五曰,修持时增长善根”。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清代,主持僧人在山下辟茶园,广泛引种,精心栽培后,采撷嫩芽炒制禅茶,既可供寺院僧人饮用,又可招待施主或做为结缘礼品。一时间人们争相到清静寺求取禅茶。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住持僧人还俗,离开清静寺,神茶位置便无人知道了。
在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公山大队胜利生产队有一位叫王荷秀的村妇,为了解决家庭温饱问题,在采茶季节,天不亮便到公界尖山上去采摘野茶,回来自己加工制作,换回一些米面维持生计。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荷秀老人在公界尖南麓石崖间看到一棵碗口粗的野茶,茶叶碧绿滴翠,散发清香,她心里欣喜万分,赶紧将它采摘下来,回家精心用手工制作好,拿了一半到集市去卖,商贩拿起她的茶叶闻了一下,一股奇特的清香扑鼻,马上询问王荷秀,这个是什么茶?王荷秀说是自己在公界尖大山深处采摘的野茶。商贩收了她的茶叶后,叮嘱她以后采摘到这样的野茶都送到他这里来卖,并许诺给她十倍价钱。几天后,王荷秀再次来到她上次采摘的地方,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那棵茶树,也没有看到被挖掘的痕迹,心想肯定就是先人们传说的神茶吧。
王荷秀留下的一半野茶,让很多人知道了,被老中医介绍为“药引子”,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为乡下人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在大别山一带轰动一时,外地人听闻后专门到公山村来询问神茶的下落,但是王荷秀老人再也找不着这棵神茶到底在哪块石崖下,真的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撰稿人:张泽润 审核人/签发人:查庆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