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伯今年春节是在老家小河头村过的。我跟他是同村,而且隔的不远。
腊月三十漫天大雪,二伯上午到达县城宾馆,是堂侄开车接回的,没有声张;大年初一午饭后离开家门,也是堂侄送他去的县城,悄无声息。
掐指算来,二伯整整25年没有回家过年。他很想回家过年,但是他没有勇气,真怕乡亲们背后戳脊梁骨,骂“小子有本事忘了根,胳膊肘向外拐,亏待乡亲们,赚了昧心钱”。在老家,谁家的孩子背上骂名,一家人就抬不起头来。
二伯的母亲生日恰是大年初一,过了这个春节就九十岁了,身体状况不好,但能自理。前年八月十五,奶奶从二伯家坐飞机回来,就很少出门,整天嘟囔要找早年去世的老伴。
每逢佳节倍思亲。二伯年底正好从集团领导的位子退下来,愈加惦记母亲,也想看看家乡的巨变。为了却心愿,他没有挈妇将雏,选择了独自一人回老家过年。
县城宾馆离老家村子有20公里路程。北方人重视回老家过年,此时的宾馆冷冷清清,住着的几户也是远道而来过年的。
直到过了晌午,二伯才电话让堂侄来接他,并千嘱咐万嘱咐,不要说他回家过年,以防他跟乡亲们间相互添堵。
大年夜,村子的鞭炮、焰火此起彼伏,赶趟儿似的燃放着。奶奶知道儿子心境,很早就关上院门,娘俩包水饺、看电视,东家长李家短,谁家门店挣大钱了,村里农作物有了统一商标……一直聊到子夜。二伯几次站在窗前,遥望着村子远处的树林,看着近处冰封的小河,感到了家的温暖。
大年初一上午,来给奶奶拜年的进进出出,他猫在西厢房里没有露头,几次也想跟前来的玩友聊个天。
二伯是啥人物?他是一个不算小的企业掌门人,资产几年前就过五亿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可干嘛怕见父老乡亲?村里村外的人都说,如今小河头村民发达了,在家门口就挣大钱,村子的青山绿水古民居,就是金山银山大银行。这又是为何?
话,要从头说起。没有二伯当年的“胳膊肘子向外拐”,家乡不会再有这青山绿水,不会再是天然氧吧,村里的响水河不会鱼翔浅底。村子留住了原生态,才有今天的“美丽乡村”的赞誉。
二
二伯从小就要强,是恢复高考后村里出去的第一个名牌大学生。考上了大学,全村轰动,乡亲们前来祝贺,村大队干部送行。毕业时,二伯分配到省城的一家电子集团。
专业对口,顺水顺风。没有几年功夫,二伯从技术员成为中层干部,后来当上集团副总。
一个庄户人家的孩子,图个稳定的饭碗就不错了,没想到还当了干部。二伯没忘记爹娘和父老乡亲,通过各种关系,为乡亲买家电提供方便和优惠,村委的大电视机也是那电子集团赠送的,村里不少孩子也通过他找到工作。村里人以他为为荣,教育子女“像他那样,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二伯一家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奶奶总是逢人就笑。
上世纪90年代初,招商引资炙手可热,村民盼望村子有个企业,可以走出黄土地,进厂当工人,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地的领导、村干部也多次去省城看望二伯,托付招商引资,盼望村里上个项目。
二伯牢记托付,在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会时认识了一个企业老板,想来中国投资建厂,主要生产电子产品。二伯说尽好多话,想把项目引到老家,在村南的小青山下建设电子工厂。
电子企业是高端企业,消息传到镇上、村里,皆大欢喜。父母官亲自跟上,出国跟老板洽谈,县里大力支持,只要项目能落户一切都开绿灯。二伯心满意足,觉得家乡建起电子企业好处很多。
很快,投资老板提出征地300亩,选在小青山下,要打造“电子明珠”。村民积极为项目倒地,砍掉尚未成熟的庄稼。为感谢二伯,村里给大爷爷安排了个看村委大门的工作,据说每月工资还不少。
小河头村建设电子明珠,农村要变成“电子城”。一时间,市、县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乡亲们畅想着2000多人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一批国外客商、大学生在这里汇聚,乡亲们足不出村就能上班。二伯成了有功之臣,当年被家乡授予“发展功臣”,奶奶也觉得满面流光。
外商很快用铁丝网把土地圈起来,盖上大门,建起临时办公房。谁知,工程一放就是一年多。庄稼没法种,土地荒芜着,村民纳闷,这到底是啥事?
三
原来,项目围网圈起后,那个投资老板找到二伯,说是投资项目有变,电子工厂不建了,打算建设个化工厂,让二伯帮忙给协调办理手续。
二伯的心“咯噔”一下,没想到会出这么情况。“建化工厂,会毁家乡青山绿水,这怎么能行?”他详细问询化工项目情况,调查了他们在别处同类企业的发展情况,认为项目污染大,外商看好这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有河,有水库,有山丘,可以将污水悄悄地排走。
为最求经济效益,不顾及污染,这绝对不可以。或许,乡亲们暂时看不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会贪图眼前利益,愿意接纳这类企业。再是,当时招商引资门槛几乎为零,“只要你来投资,就鼓掌欢迎”,只考核能为地方带来多少钱。
二伯是明白人,他左右为难了,这是他第一次碰到棘手的事情。按照他的脾气,他很难做到顺水推舟,隐瞒实情,让乡亲们受害。
他深爱着儿时跟小伙伴洗澡摸鱼的双响水河,河里有很多童年的故事,河里的鱼虾、山上的果子、岭上的野菜让乡亲们度过那“食不果腹”的岁月。不只是他,村里村外的老少都对小河头村的山水林田留有美好记忆。
二伯眼前浮现出村边连绵的山丘,花果飘香;山涧,泉水叮咚,是童年乐园。夏天,树林里鸣蝉婉转,好几年就是粘蝉,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忘不了夏天晚上,村口的场院里,常常有老人讲故事,二伯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都是在这里听的,常常听着听在青石板上席地而睡,最后是让父亲抱回去家去。村子至今保留原貌,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如果化工厂落地,那生态环境真必被破坏无疑。如果不让项目落地,老外就会放弃投资,乡亲们会大为不解。眼睁睁地看着谈好项目跑了,一定会惋惜、气愤,甚至骂娘的。
针对项目的污染问题,二伯跟投资方进行几次谈判,过程很是艰难,老外没好的改良办法,却急着开工建设,二伯坚决不同意,再三强调“如果环评通不过,化工厂坚决不能在村里建”。为防止外商有别的想法,二伯写出“不可行的报告”,贴到村委大院,送给县里、市里有关部门。
煮熟的鸭子飞了,村民们按捺不住。此时,乡镇主要领导调走了。村干部领着乡亲问询二伯,二伯苦口婆心从理论上讲解、劝导,用心良苦,可是乡亲们就是不理解,有的埋怨他太认真,劝他不要阻止项目开工;有的还编出故事,说二伯将项目介绍到外地,自己挣了大把好处费;有的埋怨二伯好大喜功,么达到个人目的,才欺骗乡亲们。二伯有口难辩,深知乡亲们“求财若渴”,还是想办法寻求无污染项目进村。
冬去春来,又是播种季节。看到项目没望,村民纷纷拔掉围网,重新种地。
屋漏偏遭连阴雨。当时,二伯的企业也遇到经营困难,有的职工写举报信,二伯被隔离调查三个多月,后来没有明确结论,被调到别的企业当了总工程师。
二伯的父亲劳苦一生,很要脸面,听着村民说三道四,很是憋闷,不久卧床不起,当年就去世了。在葬礼上,二伯没与乡亲们多说什么,离村时带着母亲去了南方的省城。回望着熟悉故乡,感到那么的陌生,感觉自己像是被故乡抛弃的孩子。
四
孩子亲爹娘,游子系故乡。
二伯在忙于企业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七年前,他看到有些地方靠山吃上,靠水吃水,把天赐的资源进行了利用,发展起了旅游观光农业。他倍感兴趣,到知名的村落进行调研,觉得家乡有着富足的天然资源。于是,他从网上给县政府有关部门发去邮件,提议发展“农家乐”,把响水河、小青山、平寿湖、绿茵涯等保护和利用起来,把梯田进行有色种植,变幻出调色板的状貌。
建议很快被县、镇政府采纳,一个个旅游观光、饮食文化项目发展起来。县政府还在官网寻找这个建言献策的人。二伯没有应答,觉得为家乡建言献策是理所当然的。
前些年的各地大搞招商引资过后,大家开始审视走过的路,看到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有的地方牺牲了资源,毁坏了环境,早年的青山绿水早已销声匿迹。痛定思痛,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卯吃寅粮”,不能抢占子孙后代资源,要让乡村持续发展,越变越美。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随着城市圈的扩大,家乡成为城郊稀缺的原生态村落,那么多完好如初的景色,吸引众多投资开发旅游的。
五年前,一位早年在外创业的村民回家投资,先将自家院落稍事装饰,办起农家乐,食材从田间到饭桌,实现“一条龙”供给,打出“绿色环保健康文化”招牌,吸引城里人舍近求远这里体验,寻找舌尖上美味,让城区的大酒店都感到压力。
家乡,没有引来大型工厂,却积蓄和发展起了旅游资源。村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汁原味的景点和饭菜让来客流连忘返。村民开设农家乐20多个,办起了庄户豆腐、粉皮、火烧等加工店,土特产品经销店,村子注册了“响水河”“小青山”商标,组建了产品、商标打假委员会,乡亲们足不出村就挣钱。
看到村子发展了,二伯从心眼里高兴。他也很想回到村里,看那山水田园,吃上土法种植的果菜,吃上原汁原味的小麦馒头,再到村后山上粘鸣蝉,小河两岸的草层里扑蚂蚱。当然了,最喜欢夏天村头的大柳树下,跟乡亲们一起跳广场舞,再听听村子里的故事。
可是,二伯一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就心潮翻滚,难以成行。虽然不少人已经淡忘当年的故事,正庆幸那化工厂没有落地。可是他担心有的乡亲还是不明原理,会执拗地误解他,尤其是那一年“荒地”,给老少爷们造成损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五
“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他乡也有情 ,他乡也有爱,人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程琳的《故乡情》唱出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二伯也时常挂在嘴边。如今,二伯上了年纪,再加上高龄的母亲在家居住,更是思乡心切。
今年,二伯正式退休,终于可以清闲了。年关临近,故乡的一切常在眼前漂浮。于是,他下定决心,回老家过年,给老母亲过生日。
二伯心里很是矛盾,想见儿时伙伴,又怕引来乡亲不爽,大过年赚个没心情,因此一直低调、矜持。
“婶子,二弟该到退休年龄了吧?他眼界就是开阔,眼光就是长远,亏得当年顶住压力,赚些埋怨,没让那化工项目落地,村子才有今天。村两委想聘请他回村,给规划一下村子发展。”村支书领着村干部来给奶奶拜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下午村干部户户都到,成为村风,一直没断过。
“奥,他昨天很晚才来,也没顾上去看望你们,中午饭就去城里了,说是看一下高中老师就回南方。”奶奶一高兴,说出了二伯行踪。
“你看,咋不早说。别提当年那些事了,是乡邻错怪他了。这些年发展,村民心知肚明,他为村民用心良苦,是他为村子留住碧水蓝天。你看,那引来化工项目的村子,村落都消失了。”村主任快言快语,“快给他打电话,大过年的走啥?让他回来,我们请他吃饭,让他解开心结。”
电话打通了,二伯真的没走,还在县城宾馆住着。一是因为当天的火车票没买到,二是他也想傍晚时候,再返回村子,看看家乡变化,看看梦里寻回千百度的山水田园,也好为村子下步发展规划一下。
二伯没有推辞,打上出租车,径直返回家乡。家乡的酒真香,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说过去话未来,敞开心扉。当晚,得知信息的乡亲们给二伯送来字画,是左右方圆知名的乡贤写的,看着上面“留住青山绿水,共享美好生活“的字,二伯老泪婆娑,心里暖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