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来榜家园首页 > 笔留余香 

在石佛村

在石佛村

姚岚  2018-6-12

  深山、古寺、神茶,这六个醒目的广告词,横贯在通往石佛村村口公路上。

  石佛村位于包家乡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区域的一部分属于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生态原始、富氧,再往北就是霍山县的铜锣寨景区。

  深山大多有古寺,这不足为奇,但古寺里全是石头雕刻的佛像,这就不多见了;山上不仅有茶,还是“神茶”,神在什么地方?这不由得引人遐想。
TIM图片20180612211844.jpg
  这是清晨六点多,我们一行七八个人,已经爬到半山腰了。朝上望去,深黛色的背景下,雨雾轻笼,红瓦楼房在晨曦中若隐若现,那一定是神仙住的地方吧?云遮雾绕中,绿树掩映着红瓦楼房,这哪是什么贫困村啊,活脱脱的就是名家笔下的水彩画。

  石佛村是茶叶专业村,座落在三天门的南坡。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也格外沁凉。吴传兵主席穿着短袖衫,在清冷的雨雾中,依然谈锋甚健。汪摄影师因感冒昨夜没睡好,这会儿却不见一丝倦怠,提着长镜头相机奔忙着。而最怕冷的我,幸好五点多出发时,随手拉了条宾馆被子上的盖布围在肩上,倒是歪打正着,不仅保暖还成了照相的点缀。崔宇红,这个精干的女书记,一身运动服,孙猴子一般,灵巧而敏捷,风风火火的,一路欢声笑语。高个子的村支部书记王军,大长腿爬起山来一点不费劲,一边轻轻松松地迈着大步,一边如数家珍,眉宇言谈间都充满着自信。

  这里的确不是贫困村。2016年,石佛村经过第三方评估已经从贫困村出列。仅仅眼前这1070米海拔的区域200亩有机茶园,就让茶农们每年每户收获了5万多元。全村2014年建档时贫困户167户,当年脱贫19户。2015年脱贫42户,2016年脱贫87户。2014—2017年实施扶贫项目达23个,覆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贫困村早已不再贫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家家是红瓦楼房,楼前有小院,院中养花草,楼上有客房,可供游客住宿,吃的是自家种的有机蔬菜,炖一盘石耳土鸡汤,烧一锅土猪肉炖豆腐,那种纯正的滋味,定会让你回味无穷,舍不得离去。

  确实有久住舍不得离开的客人。据说合肥市有位少将夫人,不幸得了肺癌,百药难治,最后选中了岳西包家乡鹞落坪这块宝地。每年5月初就来这里,住在农家乐,每天在天然氧吧里漫步,听风声鹞叫,看姹紫嫣红,喝着有机茶,吃着无害菜,神仙一般,一直到9月底才回去。至今有八九年了,人,越来越有精神。这里的富氧离子大约是我们城区的7—8倍,怪不得我这个长期被失眠困扰的文人,昨晚在“岳霍人家”的山间小宾馆里睡得无比酣甜,凌晨起床爬山,浑身精神抖擞。

  石佛寺,是一座古旧的小平房,很不起眼。大约是处在保护区里,不得随意扩建吧,案前香贡不喧,四围清冷寂寥。但寺里的菩萨们既非泥塑亦非木刻,全由大石雕成,古朴而憨厚,也如深山神茶一样,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名传四海。盘香已经熄灭了,我拿起案上的火机打火,好半天才点着。高山夜凉,雨雾湿气重,一夜下来,盘香的星点火苗是敌不住弥漫的雨雾的。我望着眼前安居于寂寥中的菩萨,他们气定神闲的面容,无不昭示着我们:保护原生态才是最好地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海拔1070米的高山有机茶场,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六月上旬,正是春茶采摘之后不久,一棵棵茶树躲在石缝里,被削掉了枝枝叶叶,只剩下一半光秃秃的短枝桠,藏在石缝里,外表很不起眼。这正是万物生长的旺季,他们为什么反而把茶树齐刷刷砍掉半截呢?我百思不解。王军书记说,这正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品质的保证。我们只做春茶,不做夏茶和秋茶,“石翠”茶金贵就金贵在稀少。为了保证春茶的品质,一旦春茶采摘完后,就统一全部修剪、埋填有机肥,静待翌年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春苗蓬蓬勃勃……

  我们向往的“神茶”,就以这样平淡无奇的形象出现在眼前,它矮矮的、光秃秃的枝桠,枝桠间伸出几片嫩黄的小芽,如果不是有一方石栏围护,如果不是有一块字碑解说,谁知道它会有那么神奇呢?它一半为本地石茶,同周围漫山遍野的石茶一样,一起发芽一起被采摘,而另一半却迟迟不肯露脸,直等到临近端午节才初绽新芽。本来藏于深山之中,不染尘埃,不沾烟火,它的神奇是经过世代万众的口口相传才得以成型,并广为传播。

  旁有石碑,碑文云:神茶半棵,世上无多,一株两品,奇特匪夷,临近端午,初绽新芽……形似兰花……一人饮茶,满屋生香,味浓鲜爽,醇厚甘甜,韵味生津,益智解乏。置其身于千米之上,隐幽香于万嶂之中,三天门下,石佛寺旁,密林众生,终年云雾。千百年来流传的皖西南三棵半神茶,唯有此神形具备,独领风骚。古人诗云:三天门下半棵茶,神仙能看不能拿。若是饮得此茶味,千里迢迢不想家。众多学者深入研究,仍是疑窦丛生,谜底未解。

  王军书记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乾隆皇帝用神茶治肚痛的传说。世代以来,神茶在当地百姓心目中不仅仅在于它的反季节,更在于它的治病之神通。

  面对如此神通广大的神茶,我们不禁低下头弯下腰,带着一种虔诚和敬仰,仔细地察看它刚刚发出的嫩芽,尖尖的细细的,黄嫩嫩的,像初生婴儿翘起的小舌,喜爱之情不禁顿生。阴雨天,我们起这么早,跑这么远的山路,就为了看一眼这株神茶。

  是神茶,让石佛村摆脱了贫困。我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个奇思异想:这“神茶”,或许就是石佛所种?

  半山腰有座漂亮的楼房,门前挂着“岳西县石翠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牌子,背靠青山,薄雾缭绕,门前有盆景、根雕桌椅、吊篮,室内有书画茶座、根雕靠椅……沏一壶茶,于柔软的时光里,看山色闻茶香赏茶艺……多想在这里长住,远离尘嚣和烦恼。

  我想,这样安逸的生活,绝不仅仅是我们文人的向往吧?来客们流连忘返自然就在意料当中了。

  早餐在农家吃稀饭土鸡蛋腌菜,这是我吃过的最美的早餐。桌上泡了他们自产的香茶,主人介绍说,这是明茶最后的尾子,便留给自家喝。近几年明茶的初茶能卖到每斤万元,农家留给自家喝的往往是最后一道。但这最后一道对我来说,也有如琼浆玉液。这是最地道的山泉水泡石翠,喝一口满嘴甜香,一直沁人心脾,五脏六腑都被浸泡在绵绵的甜香之中,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在回味。我一直在想,那半棵神茶周边的石罅石缝里,那些匍匐于地的茶棵,一定都是神茶的兄弟姊妹,是它的子子孙孙,不然,这最后一道的茶叶哪还有这么大的法力!

  深山、古寺、神茶。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神仙住的地方,谁不是去了还想去,去了还想住?

来榜新闻早班车   魅力老区   生活信息  笔留余香

猜你喜欢

微信扫描关注来榜家园公众号